鑽石價與1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動
2005年元旦,廣州居民朱先生去買結婚鑽戒,在廣百商場的本地專櫃購買到了一粒1.002克拉的產品,H色,VVS(淨度),“非常好”切工,售價為9.3萬元人民幣。到2015年6月底,朱先生再次光臨廣百同一品牌專櫃,想為女兒採購一粒1克拉重量的鑽石,發現同樣H色、VVS的1克拉產品,標價為9.42萬元,與1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動。
本周剛剛落幕的香港國際珠寶展上,小克拉鑽石的成交量、受關注度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,與廣東珠三角市場部分鑽石成品“滯銷”的局面相輔相成。
雖然翡翠、和田玉近期的日子也不好過,但十年前購買的單價10萬元的和田玉,現在的市場價格一定是在100萬元以上;10年前1萬元購買的黃龍玉,目前拍賣市場可賣15萬元之上。唯獨10年前10萬元購買的鑽石,目前弄不好還能以5萬元買到同樣的貨色。
業內人士提示,1克拉以上、優質切工的鑽石才有收藏價值,應立足數年的長線收藏,絕非投資股票那麼玩“心跳”。
現象:多類“土產”珠寶價格翻數倍唯獨鑽石價不漲還打折
朱先生的真實經歷並非偶然性現象;記者調查了解到:在廣州的中心城區高檔商場中,1克拉鑽石首飾的單價目前基本在9萬~12萬元徘徊,顏色好、切工好的可以賣到10萬元之上,顏色稍差的為9萬~10萬元。這個價格與10年甚至12年前相比,確實沒有太大的變化。大商場偶然出現的1~3克拉重量的大規格鑽石,也都與之類同。而且,由於珠寶市場深處“淡季+熊市”之中,廣地珠寶、東山百貨等大型商場2015年後推出了多次高折扣的促銷活動,類似產品多有5~6折出售,也就是說,本來賣10萬元的鑽石,可以5萬元拿走。而這類折扣,在10年前的珠寶市場中非常罕見。
鑽石10年沒漲價,在中國內地的珠寶市場中屬於跑輸了大市的走勢,與翡翠、和田玉的同期暴漲走勢對比鮮明。
記者從廣東華友拍賣行與廣東金銀首飾商會中分別獲悉,10年來的鑽石價格及廣東市場價格成交數據,對比如下:2005年1月~2015年1月,翡翠市場的產品升價幅度在8~20倍(高檔翡翠升價高於低檔翡翠),和田玉市場產品的價格升幅為5~10倍(中檔產品升價最大),黃龍玉的價格升幅在10~30倍(並非傳言中的上漲了百倍、千倍);而紅藍寶石、祖母綠,是2008年之後才廣泛流出中國內地市場的,在此期間沒有一一對應的數據,但至少沒有跌價。
市場:低、高檔鑽石銷量大減1~3成只有中檔鑽石好賣
與之相輔相成的是,在黃金市場交易大幅回暖的6~7月,記者廣泛調查了珠三角的珠寶市場,發現鑽石交易整體遇冷,其中,高檔白鑽、彩色鑽石的交易量均在萎縮之中。部分主流商家的交易,不僅相對於年初大有下降,相對於同屬熊市的2013年、2014年都有10%~30%不等的縮水。
“我們自己加工的粉紅彩鑽,本來在北方市場很受歡迎,幾十萬元一粒,每個月可以賣出去10多粒,但到了今年夏天,幾乎無法成交;以往的客戶都說,北方奢侈品市場不景氣,大顆粒的鑽石賣不出去。”番禺某大型加工企業的林經理如是說。他認為經濟大市動蕩的慢背景下,奢侈品需求降低,是導致多數鑽石不好賣的主要原因,這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鑽石價格10年以來變化不大。
不過,中檔鑽石的市場行情還算理想,0.5~1克拉重量、切工較好、H色以上的鑽石,成為多個珠三角商家目前的主力產品,銷售量佔比高達60%以上。而與10年前相比,類似產品的價格確實小有提升,漲價幅度約為30%~50%,比如0.52克拉的鑽石戒指,10年前的零售價格約為1.8萬元,目前的零售價格約為2.3萬元。中產階級消費能力提升,是類似產品銷售數量增長的原因。
原因分析:熱錢不炒作鑽石
除了奢侈品市場不景氣,廣東省中創珠寶設計中心(番禺珠寶行業協會)的洪漢峰會長認為,鑽石之所以不漲價,還有以下兩個原因。
首先,國內熱錢不炒洋珠寶。翡翠、黃龍玉之所以價格多年暴漲,主要是熱錢投機炒作的結果。這些被炒作的產品具有兩個鮮明特點:1.產地集中,稀缺性較強;2.是中國土產珠寶或帶明顯的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烙印,為此受到了全球華人的一致認可。而鑽石的產地並不集中,從南方、澳大利亞到俄羅斯最新的“鑽石坑”,五大洲都有鑽石出產;而且,華人世界,愛好收集鑽石的藏家非常少,普遍不“待見”這類洋珠寶,熱錢無法實現投機獲利。
此外,國際鑽石“托拉斯”遵循循序漲價原則,國內競爭抵消了漲幅。幾乎所有的珠三角加工企業都熟知:全球鑽石的定價權基本掌握在國際鑽石“托拉斯”(美國到以色列的極大珠寶家族企業聯盟)手裡,該組織為了長遠利益,一般採取循序漸進漲價的方式推動價格上漲,還會參考當時的全球經濟走勢來定價。而過去10年,全球經濟動盪時間居多,鑽石托拉斯的推動漲價方面並不積極。而且,其漲價的部分也被中國白熱化的競爭局勢所抵消。
比如,深圳一家加工企業,從以色列進口1克拉的裸鑽,10年前是2.2萬元,10年後是2.6萬元。本來他也可以轉嫁4000元的成本到銷售價上去,但為了與同行競爭,他寧可縮小4000元的利潤。
收藏建議:
收藏級鑽石
不應一味求“大”
對於鑽石收藏,廣地珠寶檢測中心的項賢彪主任認為:首先不要將所有鑽石看成是收藏品,1克拉重量以上、H色等級以上的,才有收藏價值。再者,要買真鑽石(即天然鑽石),目前國際市場中合成鑽石也很流行,但卻沒有收藏價值。最後,收藏鑽石,做的是長線,少則5~10年,多則數十年,絕非炒賣股票的思維。
珠寶收藏愛好者、廣東省華友拍賣行的林朝暉建議:彩色鑽石經過幾年的高潮期後,2015年正式進入了低潮,但其稀缺性比白鑽強,可成為未來2年時間裡藏家重點關注的對象。
同時,國際市場上,切工的重要性至少與重量持平,切工好的鑽石在拍賣場上才更能拍出較高的價格(50萬元以上的拍賣標的,切工差一個級別,價格就會便宜15%),國內藏家不能一味追求“個兒大”。
但消費者如果購買0.8克拉以下的產品,則不必太計較切工與淨度了,顏色、重量更加重要。
轉載自http://www.jin85.com/sense/20150706/70909.html
2005年元旦,廣州居民朱先生去買結婚鑽戒,在廣百商場的本地專櫃購買到了一粒1.002克拉的產品,H色,VVS(淨度),“非常好”切工,售價為9.3萬元人民幣。到2015年6月底,朱先生再次光臨廣百同一品牌專櫃,想為女兒採購一粒1克拉重量的鑽石,發現同樣H色、VVS的1克拉產品,標價為9.42萬元,與10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動。
本周剛剛落幕的香港國際珠寶展上,小克拉鑽石的成交量、受關注度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,與廣東珠三角市場部分鑽石成品“滯銷”的局面相輔相成。
雖然翡翠、和田玉近期的日子也不好過,但十年前購買的單價10萬元的和田玉,現在的市場價格一定是在100萬元以上;10年前1萬元購買的黃龍玉,目前拍賣市場可賣15萬元之上。唯獨10年前10萬元購買的鑽石,目前弄不好還能以5萬元買到同樣的貨色。
業內人士提示,1克拉以上、優質切工的鑽石才有收藏價值,應立足數年的長線收藏,絕非投資股票那麼玩“心跳”。
現象:多類“土產”珠寶價格翻數倍唯獨鑽石價不漲還打折
朱先生的真實經歷並非偶然性現象;記者調查了解到:在廣州的中心城區高檔商場中,1克拉鑽石首飾的單價目前基本在9萬~12萬元徘徊,顏色好、切工好的可以賣到10萬元之上,顏色稍差的為9萬~10萬元。這個價格與10年甚至12年前相比,確實沒有太大的變化。大商場偶然出現的1~3克拉重量的大規格鑽石,也都與之類同。而且,由於珠寶市場深處“淡季+熊市”之中,廣地珠寶、東山百貨等大型商場2015年後推出了多次高折扣的促銷活動,類似產品多有5~6折出售,也就是說,本來賣10萬元的鑽石,可以5萬元拿走。而這類折扣,在10年前的珠寶市場中非常罕見。
鑽石10年沒漲價,在中國內地的珠寶市場中屬於跑輸了大市的走勢,與翡翠、和田玉的同期暴漲走勢對比鮮明。
記者從廣東華友拍賣行與廣東金銀首飾商會中分別獲悉,10年來的鑽石價格及廣東市場價格成交數據,對比如下:2005年1月~2015年1月,翡翠市場的產品升價幅度在8~20倍(高檔翡翠升價高於低檔翡翠),和田玉市場產品的價格升幅為5~10倍(中檔產品升價最大),黃龍玉的價格升幅在10~30倍(並非傳言中的上漲了百倍、千倍);而紅藍寶石、祖母綠,是2008年之後才廣泛流出中國內地市場的,在此期間沒有一一對應的數據,但至少沒有跌價。
市場:低、高檔鑽石銷量大減1~3成只有中檔鑽石好賣
與之相輔相成的是,在黃金市場交易大幅回暖的6~7月,記者廣泛調查了珠三角的珠寶市場,發現鑽石交易整體遇冷,其中,高檔白鑽、彩色鑽石的交易量均在萎縮之中。部分主流商家的交易,不僅相對於年初大有下降,相對於同屬熊市的2013年、2014年都有10%~30%不等的縮水。
“我們自己加工的粉紅彩鑽,本來在北方市場很受歡迎,幾十萬元一粒,每個月可以賣出去10多粒,但到了今年夏天,幾乎無法成交;以往的客戶都說,北方奢侈品市場不景氣,大顆粒的鑽石賣不出去。”番禺某大型加工企業的林經理如是說。他認為經濟大市動蕩的慢背景下,奢侈品需求降低,是導致多數鑽石不好賣的主要原因,這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什麼鑽石價格10年以來變化不大。
不過,中檔鑽石的市場行情還算理想,0.5~1克拉重量、切工較好、H色以上的鑽石,成為多個珠三角商家目前的主力產品,銷售量佔比高達60%以上。而與10年前相比,類似產品的價格確實小有提升,漲價幅度約為30%~50%,比如0.52克拉的鑽石戒指,10年前的零售價格約為1.8萬元,目前的零售價格約為2.3萬元。中產階級消費能力提升,是類似產品銷售數量增長的原因。
原因分析:熱錢不炒作鑽石
除了奢侈品市場不景氣,廣東省中創珠寶設計中心(番禺珠寶行業協會)的洪漢峰會長認為,鑽石之所以不漲價,還有以下兩個原因。
首先,國內熱錢不炒洋珠寶。翡翠、黃龍玉之所以價格多年暴漲,主要是熱錢投機炒作的結果。這些被炒作的產品具有兩個鮮明特點:1.產地集中,稀缺性較強;2.是中國土產珠寶或帶明顯的中華名族傳統文化烙印,為此受到了全球華人的一致認可。而鑽石的產地並不集中,從南方、澳大利亞到俄羅斯最新的“鑽石坑”,五大洲都有鑽石出產;而且,華人世界,愛好收集鑽石的藏家非常少,普遍不“待見”這類洋珠寶,熱錢無法實現投機獲利。
此外,國際鑽石“托拉斯”遵循循序漲價原則,國內競爭抵消了漲幅。幾乎所有的珠三角加工企業都熟知:全球鑽石的定價權基本掌握在國際鑽石“托拉斯”(美國到以色列的極大珠寶家族企業聯盟)手裡,該組織為了長遠利益,一般採取循序漸進漲價的方式推動價格上漲,還會參考當時的全球經濟走勢來定價。而過去10年,全球經濟動盪時間居多,鑽石托拉斯的推動漲價方面並不積極。而且,其漲價的部分也被中國白熱化的競爭局勢所抵消。
比如,深圳一家加工企業,從以色列進口1克拉的裸鑽,10年前是2.2萬元,10年後是2.6萬元。本來他也可以轉嫁4000元的成本到銷售價上去,但為了與同行競爭,他寧可縮小4000元的利潤。
收藏建議:
收藏級鑽石
不應一味求“大”
對於鑽石收藏,廣地珠寶檢測中心的項賢彪主任認為:首先不要將所有鑽石看成是收藏品,1克拉重量以上、H色等級以上的,才有收藏價值。再者,要買真鑽石(即天然鑽石),目前國際市場中合成鑽石也很流行,但卻沒有收藏價值。最後,收藏鑽石,做的是長線,少則5~10年,多則數十年,絕非炒賣股票的思維。
珠寶收藏愛好者、廣東省華友拍賣行的林朝暉建議:彩色鑽石經過幾年的高潮期後,2015年正式進入了低潮,但其稀缺性比白鑽強,可成為未來2年時間裡藏家重點關注的對象。
同時,國際市場上,切工的重要性至少與重量持平,切工好的鑽石在拍賣場上才更能拍出較高的價格(50萬元以上的拍賣標的,切工差一個級別,價格就會便宜15%),國內藏家不能一味追求“個兒大”。
但消費者如果購買0.8克拉以下的產品,則不必太計較切工與淨度了,顏色、重量更加重要。
轉載自http://www.jin85.com/sense/20150706/70909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